位于天衢新区的博德生物技术(德州)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在洁净的车间精心生产。“借助启迪之星(德州)加速器,不仅把曾经的创业梦想孵化成功,企业效益也实现了逐年增长。”公司副总经理王金龙高兴地说。
6年前,博德生物技术落户新区,把企业做大做强成了王金龙的一个“梦”,在科技企业孵化器——启迪之星的“陪伴式成长”下,企业建立了产业项目生产基地,并与山东大学建立了深度合作,组建了重点实验室,如今有多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博德生物技术的快速成长,得益于启迪之星(德州)加速器为企业提供的全生命周期创业服务。目前,启迪之星创建了“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形成了“孵化服务+创业培训+天使投资+开放平台”四位一体服务模式,在全球90余个城市布局了超过180个创新孵化基地,累计孵化2万余家企业。
科创孵化载体是创新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天衢新区作为全市最早一批搭建孵化载体的县市区,省级以上孵化载体数量、面积及在孵企业连续多年保持全市第一。
截至去年底,全区纳入统计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8家。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国家级众创空间3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省级众创空间2家。
目前,新区孵化载体以综合型居多。这得益于近年来全区紧紧把握新模式、新业态孕育发展的重大机遇,多措并举助力孵化载体高质量发展。“全区通过引导孵化载体树立专业、专精的发展目标,推动向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方向转型,部分孵化载体已出现高精尖企业爆发式增长的良好局面。”天衢新区经信科技部主要负责人赵兴称。
另外,新区孵化载体多为市场主导设立,政府主导设立的孵化载体仅占到12.5%。赵兴认为,孵化载体发展至今,是市场大浪淘沙的结果,现存的都可谓“精品”。
眼下,针对创新创业企业,新区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孵化服务链条,即在科技企业成长的各个关键环节,孵化载体都能精准“卡位”服务。譬如,从早期的深华光电、雷奥巴赫,到中期的天川精准医疗、祥音生物,再到后期的鲲程电子、清奇医药等企业,新区的孵化载体已成功培育出了一批高科技企业,真正成为瞪羚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摇篮”。
最新数据显示,全区在孵企业达600余家,累计毕业企业60余家,获得投融资企业20余家,孵化成果日益显现。“我们的8家孵化载体的孵化场地面积达25万平方米,孵化服务内容随着市场主体需求的提升也在不断丰富。现储备培育的孵化载体有7家,今年,市县两级将全力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小镇提质升级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赵兴说。
据悉,到2035年,新区将主要培育壮大三大主导产业:围绕新能源、新材料和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创新产业融合发展路径,全面实施“强链、延链、补链”工程,建设高能级产业生态圈,全力打造“3大产业门类+16条细分赛道”的现代产业体系。“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引导孵化载体发展与新区主导产业定位紧密结合,加快项目、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聚集,不断提升自我造血功能和品牌影响力。”赵兴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