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介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12月,是黄河三角洲第一家国家级开发区,规划面积417平方公里,完成配套面积80平方公里。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全国铜及铜材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全国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山东省科学发展示范园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基地,正在创建全国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8家,高新技术企业36家,2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4家企业入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2015年,开发区实现生产总值356.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62.8亿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7.4亿元,主要指标连续保持10%以上增长,成为中国东部沿海最有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
二、产业体系
东营开发区是东营市的高端产业区,重点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石油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加快发展智能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形成了特色产业突出、配套功能完善的产业体系。
有色金属产业是开发区的优势产业,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铜及铜材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 石油装备制造产业已形成集团优势,是国内产品最全、技术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火炬计划石油装备特色产业基地"。是国内最大的高端纳米级电子陶瓷材料生产基地和山东省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现代服务业、航空产业、临港产业、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发展载体
规划建设了主体产业区、东八路东工业园、空港产业区、临港产业区四个产业园区和府前街金融聚集区、莒州路现代服务业聚集区、悦来湖科技人才聚集区三个功能性园区。53平方公里的主体产业区,定位为产城融合区,主要安置支撑力强、科技含量高、外向度高的高新技术项目和现代服务业项目。12平方公里的东八路东工业园,以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为理念,主要安置先进装备制造项目和产业升级项目。12平方公里的空港工业园,建有国内唯一的中国商飞民用飞机试飞基地,主要发展航空配套产业。119平方公里的临港产业区,主要发展海洋装备制造、海洋贸易等临港产业,建设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滨海生态产业新区。建设了府前街金融商务聚集区、莒州路现代服务业聚集区、悦来湖科技人才聚集区3个专业片区,基础设施配套齐全,为吸引产业和资本提供了空间。
四、投资环境。
作为招商引资与对外开放的窗口,东营开发区一直致力营造优越的政策环境、完善的配套措施、灵活的体制机制,为投资者创造一流的生活环境和投资环境。在园区开发、产业发展、招商引资、人才引进等方面,特别是为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人才落户、技术研发、项目用地、政策配套、服务平台建设上给予重点支持和充分保障。重视投资软环境建设,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全力提供主动、靠前、优质的服务。
四、招商重点
积极围绕主导产业,加强对大型央企、世界500强企业的招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华电集团、中国商飞公司、中航工业集团、同方股份、广汽集团、法国液空公司、英国考普莱公司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已来到开发区投资发展。下一步,开发区将继续以围绕现有成熟产业链招商为主,着重突破临空产业和临港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在招商引资方面取得新突破。